空心磚燒成中火行速度偏低怎么解決!
火行速度的快慢決定著窯爐產能的高低,大多情況下空心磚的火行速度比實心磚要快些,但有些空心磚在焙燒時反而比實心磚慢了。
坯垛的結構不合理,造成預熱不良。坯體一般要符合“上密下疏,邊密中疏”的要求?;鸬篮团黧w的尺寸應協(xié)調恰當,火道太少、太多以及太寬、太窄或坯距太寬太窄都不利于火行速度。垛體與窯頂和窯墻的間隙越小越好。有些廠多數(shù)坯體的孔洞朝天碼放,沒有或極少空洞向著水平方向碼放,給熱風壓在坯體內部穿梭構成了障礙,造成垛內外溫差極大,自然降低了火行速度。
風壓或閘形欠妥,風壓的大小影響焙燒提供氧氣多少和坯垛預熱。當壓力偏小時焙燒帶就會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缺氧,部分熱能向上漂浮,前進力度減弱,處于預熱帶的所有坯垛熱交換率也降低了,于是,坯垛的正常預熱受到影響,火行速度就會變慢。那么在燒成中使用多大的風壓為妥呢?原則是只要焙燒帶的火度能燒足,磚垛的頂部和兩側不會出欠火磚,就可把風壓逐步的加大,通過數(shù)次對磚和火的觀察,就能總結出適合自己窯爐的最佳風壓數(shù)據(jù)。
哈風閘形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左右著火行的速度,某些窯工對閘形的使用存在著不同的見解,于是就有了五花八門的用閘方式,就出現(xiàn)了快慢不一致。應當多使用些哈風閘,除了靠近窯門和焙燒帶前端5m~8m窯段不用提閘外,其他的風閘都要使用。閘形常用梯形和橋形這兩種,梯形閘即進坯端最高,往后來逐漸降低。這種閘形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熱能,讓垛體有足夠的加熱升溫空間。橋形閘既進坯端的2~3個閘提得較低,往后來逐漸地提至最高,再往后又緩慢地降低了高度。橋形閘可以減少坯塊回潮,凝露的發(fā)生概率,升溫幅度更加的平緩、穩(wěn)妥些,有效滴減少了燒成裂紋和坯體爆炸等制品缺陷的發(fā)生,火行速度比起梯形閘來要略微遜色一點。
規(guī)范內燃的摻配可以使火行速度處在一個相對穩(wěn)定的狀態(tài),還可節(jié)約燃料及可持續(xù)的焙燒出優(yōu)質制品。它講究摻入量大小恰當,熱值均勻穩(wěn)定,這樣才能為較快的火行速度,合理的火度營造個優(yōu)良的燒成氛圍,也會穩(wěn)定的呈現(xiàn)產能和制品品質。一些企業(yè)不太重視內燃摻配方面的工作,摻配量忽高忽低,導致火行速度和火度大起大落,搞得窯工頻繁的調節(jié)火溫,稍有不慎就會操作失誤,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殘次品。
空心磚內燃摻配量與實心磚相比大小如何呢?拿KPI、KP2型多孔磚所需用的內燃為例,焙燒時在正常情況下需用的熱值要低于實心磚,一般在285kcal/kg~350 kcal/kg之間。這時因為偏快的火行速度吧焙燒帶拉的較長,營造出了低溫長燒的燒成狀態(tài),雖然說火度要比焙燒實心磚低20℃~45℃,但溫度的保持時間要同比延長20%以上,這是普通型空心磚內燃熱值需求量小的主要原因。大孔洞類Km型的砌塊依情況的變化就要另當別論了,這是因為孔洞率越高時單位體積內的實物質量較少,內燃熱值相應的也減少,所以伴隨著磚坯孔洞率的提高,內燃摻量也要適當增加。
其他造成火行速度偏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比如:窯爐漏氣或保溫性能較差;入窯磚坯含水率偏高;窯工缺乏規(guī)范的操作等方面。
(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)